手持心電卡解決方案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專利。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與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輕化趨勢,80后甚至90 后急性心梗患者占了一定的比例。
那么哪些屬于猝死高危人群?
1、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年齡是40-50歲2 、男性猝死風險是女性的4-5倍3、吸煙者、肥胖者、缺乏運動及工作緊張者 4 、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5、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有家族遺傳病史者...以上等等都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數據顯示,中國心律失常患者約有2000萬人,每年約54萬人心臟性猝死,相當于每分鐘就有 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但由于心臟疾病發作往往具有一過性特點,難以準確捕捉,而傳統的心電檢測,操作繁瑣,當感覺不舒服了再去醫院檢查,往往錯過了最佳時機。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要做好日常定期監測。包括 心、腦、腎、血管等器官結構與功能評估,如心電圖、心彩超、腎功能、尿常規等檢查。這些檢查不需經常進行,每年一次或遵照醫囑。
如今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研制了便攜性的心電卡,能夠30秒快速檢測心電數據,自動評估早搏、房顫等多種心律失常,提供醫療級心電波形和遠程醫生咨詢服務,幫助及時發現心臟健康隱患。
心電卡是一款手持式單導聯心電記錄儀,基于心電圖測量原理,采集人體生物電信號,實時輸出醫療級心電波形,并結合人工智能心電分析算法,自動評估早搏、房顫、心動過速 或過緩等多種心律失常。通過檢測獲取的心電數據,評估他們有無心律失常。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