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SoC在醫療物聯網設計中帶來巨大變化
在醫療和制藥領域,物聯網可能會徹底改變醫療設備為醫生,護士和醫院提供服務的方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醫療服務。直到最近,片上系統設計的進步才使工程師和設計人員能夠最終破解連接的醫療設備上的代碼。
片上系統設計中的一些進步包括新的集成電路,這些集成電路可同時減少功耗,縮小組件所需的板級空間并降低組件成本。在物聯網醫療設備中增加一次性電池是另一個重大的飛躍,這對于組件集成和占地面積原因以及解決醫療設備本身的安全可處置性都是必需的。這兩個方面的發展都使互聯醫療設備工程在物料清單,功耗和制造物流方面更加可行。
連接的醫療設備如何改善患者預后
物聯網已經為醫療設備創造了新的機會,可以通過增加與傳統脫機設備的連接來更好地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服務。
查看連接的血糖儀。患者將它們像貼片一樣佩戴,針頭在皮膚下測量血糖,然后將該信息傳輸到用戶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這不僅是一種無痛,持久的替代方法,他們不再需要不斷刺破手指的血液,它還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來實時收集和存儲有關患者血糖水平的數據,方便地進行可通過手機訪問,以便日后參考。
血壓計是醫療設備的又一示例,通過使它們變得更智能而得到了改進。通常,如果您需要測量血壓,可以在醫生辦公室進行。但是對于許多患者來說,去醫生辦公室旅行是一個壓力大的時期。僅僅在醫生辦公室或醫院中,可能會使一個人的血壓讀數比平常高,從而導致數字不準確。在家中使用連接的血壓計可以幫助確保更典型的靜息BP 讀數,然后將其傳輸到云中以供醫生辦公室訪問。對于醫生和患者而言,這都是高質量的信息,從而導致更準確的診斷和處方。
如果在這些和其他連接的醫療設備應用程序(例如連續溫度計補丁或智能注射設備)之間存在共同點,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更好數據改善了患者護理。
克服設計挑戰
像往常一樣,成本是最大的挑戰之一。設計智能血壓計或血糖儀的 片上系統和外部組件的材料清單一直是工程師試圖為這些應用程序提供有意義的連接性的主要障礙。
功耗和保質期也是設計的主要障礙。醫療設備通常具有很長的保質期,可以持續18個月到4年。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使用,如果 片上系統無法有效地消耗功率,那么它將根本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如果電池在耗盡之前不能使用超過幾個月,智能血糖儀對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好處?
工程師只有解決成本和占地面積問題,才能擴大連接的醫療設備的覆蓋范圍和可用性。集成氧化銀電池作為芯片設計的一部分是前進的一種方法。其小巧薄的設計使其更易于集成到芯片上。當與DC / DC轉換器配合使用時,它們的低容量可降低電壓,并確保電池容量能夠在 18個月至4年的時間范圍內運行,并有余地。它們的可拋棄性質意味著患者在使用后可以安全地丟棄其吸入器或注射器,包括電池。而且它們的承受能力也有助于降低設備的總體 BOM 成本。
醫療設備和物聯網的巨變
盡管醫療設備行業以其快速的審查周期而聞名,但很難不看到地面在這些工程師的腳下轉移的速度有多快。我們仍處于智能互聯醫療設備的早期階段,但路線圖很明確:新的SoC解決方案可優化組件集成,降低BOM 成本并將功耗降低一半-以及云存儲和大數據的爆炸式增長—為智能醫療設備的騰飛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肥沃市場,并向患者提供了有關藥效的實時反饋并有助于改善整體生活質量。
本文由朗銳慧康(www.dgtijian.cn)編輯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